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为“城市动脉”建设加上“安全锁” 山东科技大(2)

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李为腾副教授代表课题组向钱七虎院士、何满潮院士、史玉新勘察设计大师等专家汇报 团队成员们的努力也获得了肯定,阶段性科研成果得到了钱七虎院

李为腾副教授代表课题组向钱七虎院士、何满潮院士、史玉新勘察设计大师等专家汇报

团队成员们的努力也获得了肯定,阶段性科研成果得到了钱七虎院士、何满潮院士、李术才院士等行业权威专家的认可,踏踏实实、艰苦奋斗的工作态度得到了业主单位的高度赞扬,首次在地铁隧道建设领域应用的主动支护方法也已经应用到青岛6号线多个车站的建设中,保障了工程施工安全,缩短了建设工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团队生长有“厚土”

资历颇深的教授牵头,有经验的青年教师带队,逐渐成长起来的硕博研究生参与,这支于2019年正式建立、平均年龄三十岁出头的团队,虽然年轻但是经验匪浅。青岛地铁6号线只是这支年轻团队的科研“战场”之一,在黄岛地下石油储备库、胶州湾海底隧道、青岛地铁1号线、13号线二期,青岛第二海底隧道、济南地铁4号线、广西浦清高速等众多项目现场,都有岩土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控创新团队成员们奋斗的身影。他们将扎实的岩土基础理论与先进研究手段结合,围绕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技术难题,开展各种复杂条件隧道支护方案计算优化、近接施工风险评估、不良地质体超前预报、隧道结构病害防治等贯穿地下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形成了明显特色。

年轻团队缘何实现快速发展、项目成果“遍地开花”?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院长王崇革给出了答案:“我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传承老一辈学者的实干精神,扎根一线做工程;二是成员们勇于拼搏不畏难,敢为人先勇创新;三是团队背后有强大的动力支撑。”

据了解,这支团队的建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传承了以岩石力学界著名专家陈子荫教授为代表的冯豫、周文安、胡峰等学校老一辈专家学者在科研、治学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积淀了一代代科大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学品质,秉承学院老一辈教授们躬身实践的扎实作风,加之顾大钊院士、魏悦广院士及李术才院士等校友专家的关心支持,为特色团队的快速生长累积了“厚土”。

“团队成员虽然年轻,但都经过多年的工程现场锻炼,积累了推进大型项目的丰富经验,教学、科研、带头做项目,样样都行。”团队负责人王刚教授介绍,不仅团队是一个充满凝聚力的集体,同时每一位成员又能够独当一面。“每一个项目都会确定一位带头人,协调各方工作,同时大家又能相互配合,解决项目难题。”

前人开路,后人敢拼,学校和学院的支持更是为这支团队注入了无限力量。从学科大讨论确定特色方向到组织精干力量建立专业团队,从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重大工程项目到协调各方优势资源,从立足当下俯身实干到谋划未来创新发展,政策支持、资源支持、人才支持都为这支年轻的岩土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控创新团队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厚土为基,拼搏为先,生长有力,践行真知。岩土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控创新团队始终将目光瞄准复杂环境条件下工程建设的重大科技难题,坚持“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力重大基础工程建设、探索地下空间创新应用方面展现了青年力量,彰显出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科的底蕴和影响力。未来,该团队将继续传承实干精神,让山东科技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控的特色品牌更加响亮。

文章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网址: http://www.ytgcxb.cn/zonghexinwen/2021/0610/655.html



上一篇:武汉岩土所断裂相场理论研究获进展
下一篇:岩土工程专家黄熙龄院士去世

岩土工程学报投稿 | 岩土工程学报编辑部| 岩土工程学报版面费 | 岩土工程学报论文发表 | 岩土工程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岩土工程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