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关于CT技术在岩土工程研究中的应用探(2)

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砂岩的密度损伤增量全为负值,速率也变快;在裂纹重分岔-扩展阶段,砂岩的密度损伤增量继续变负,但速率变慢;在裂纹惯通-宏观破坏阶段,砂岩的密度损伤增

砂岩的密度损伤增量全为负值,速率也变快;在裂纹重分岔-扩展阶段,砂岩的密度损伤增量继续变负,但速率变慢;在裂纹惯通-宏观破坏阶段,砂岩的密度损伤增量继续变负,速率变的更快。任建喜、葛修润等[4]在国内外首次利用CT专用岩石三轴试验加载设备,完成了单一裂纹岩石卸围压应力作用下损伤破坏全过程CT实时监测试验,得到了非常清晰的节理岩石卸围压破坏全过程中从裂纹发展、贯通到破坏等各个阶段的CT图像。结果表明,节理岩石的卸载破坏具有突发性。施斌等[5]用CT技术对由砂、膨润土、高岭土、硅粉和玻璃球等组成的土体模型在外力作用下进行了无损伤土体裂隙发育动态的观测;卢再华等[6]对南阳重塑膨胀土在干湿循环过程中裂隙的演化进行了CT试验研究,分析了裂隙损伤变量随累计干缩体积变化的规律;卢再华等[7]利用与C机配套使用的非饱和土三轴仪,对非饱和原状膨胀土在三轴剪切试验过程中内部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动态、定量和无损伤量测,得到了土样内部损伤结构演化清晰的CT图像和相应的CT数据。

3.2 用CT技术研究土体的结构性陈正汉等[8]研制了一种能与CT机配套使用非饱和土三轴仪。该仪器除具有非饱和土三轴的全部功能外,还能在试验过程中对土样的内部构进行动态、定量和无损测量。利用该三轴仪和T机,动态地追踪了膨胀土试样在三轴剪切试验程中的损伤演化,并结合其强度、变形等宏观试结果进行了分析。长江科学院程展林等[9]采用大型三轴仪结合自主研制的CT三轴仪对球形颗粒散粒体进行应变式三轴试验。表明,球形颗粒散粒体应力---应变关系符合理想弹塑性模型,其强度符合ohr-Coulomb强度理论,体变与轴向应变关系符线性关系。散粒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与其颗粒整方式有密切关系,表明CT技术能够清晰、准的反映粗粒土颗粒的位置和形态。Wong[10]用CT技术研究了砂土

土木相关的论文

在三轴压缩(低应力水平)过程中剪切变形结构的变化特点;文平等[11]用取自山东巨野矿区埋深近600m的部砂土样,在三轴试验机上进行围压为12MPa三轴卸载试验,同时用CT装置探测试样在试验过程中内部结构变化,并对记录的CT图片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分析了深部砂土在高压卸条件变形和破坏结构性变化本质的特点;王朝阳[12]进行了在三轴压缩荷载作用下黄土结构破坏过程的细观损伤扩展规律的实时CT检测试验,得到的CT数、CT图像等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到了原状黄土土体孔隙变化特性及原状黄土的体损伤扩展初步规律。.

3用CT技术研究土壤中的大孔隙在土壤科学中,为评价大孔隙对水流和溶质运特性的影响,必须确定土壤中大孔隙的大小、数、形状和连通性。过去由于缺乏充足的非破坏性量技术,测量大孔隙是非常的困难, 20世纪90代, CT技术开始引进到土壤科学中。Waner[13]对CT扫描图像进行了可视化解释,说明CT术可准确揭示土壤中大孔隙的数目、大小和位;Peyton等[14]提出可以使用CT技术并结合分形数来描述土壤中大孔隙的结构; Zeng等[15]进一用CT技术结合分形维数和分形非均匀性来描土壤中大孔隙结构;冯杰等[16]利用国家专业实室对取自南京郊区农场的非扰动土柱和回填土行了CT扫描实验,描述了土壤中大孔隙的结,并揭示了大孔隙的连通性。.

4结 语

目前,国内对岩土工程进行可视化检测的C机主要是医用的,专用的岩土工程CT机较少,仅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CT机和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试验室的CT机是岩土工程CT机。目前CT可视化检测在岩土工程研究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岩石和特殊土,如黄土、膨胀土、冻土等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扩展到一般的岩土工程研究领域,如加筋土、粗粒料、一般黏土等。

参考文献

:[1] HounsfieldG N. Computerized transverse axial scannin(tomography)

[J ].British Journal ofRadiology, 1973,46: 1016 - 1022.

[2] 孙红,葛修润,牛富俊,等.上海粉质粘土的三轴CT实时细观试验[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4(24): 4559-4564.

[3] 仵彦卿,丁卫华.单轴条件下砂岩三维破裂过程的CT观测[J].工程地质学报, 2002, 10(1): 93-97.

[4] 任建喜,葛修润,蒲毅斌.节理岩石卸载损伤破坏过程CT实时检测[J].岩土力学, 2002, 23(5): 575-578.[

5] 施斌,姜洪涛.在外力作用下土体内部裂隙发育过程的CT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 2000,

6]Charac-terizingMacropores in Soil by CT[J]. Soil Sc.i am.J., 1989, 53:

653-660Peyton R L, GantzerG J, Anderson SH, et a.l Frac-talDemension toDescribe SoilMacropore StructureU-sing X - ray CT[ J]. Water Res., 1994, 30: 691 -700 Zeng Y, GantzerR L, et a.l Fractal Dimension andLacunarityDetermined with X-ray CT[J]. Soil Sc.iAm. J., 1996, 60: 1718-1724.

文章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网址: http://www.ytgcxb.cn/zonghexinwen/2020/1107/418.html



上一篇:注册岩土工程师难考吗
下一篇:「建筑界」岩土工程师必知压缩模量与变形模量

岩土工程学报投稿 | 岩土工程学报编辑部| 岩土工程学报版面费 | 岩土工程学报论文发表 | 岩土工程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岩土工程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